由于主创团队最近实在太忙,上期视频跟这期间隔时间有点久,谢谢各位读者的理解。(上期视频请点击:姐在巴黎 | 走!真人版“路飞”带你开启艺术家们的“大航海时代”)
姐在巴黎12期 罗经
中国留学生的法式逆袭
本期小姐姐让大家久等了,她叫罗经,是双胞胎中的姐姐。中国所有的双胞胎,都叫 “大双”与“小双”。大双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留学生,听老师的话,勤奋、努力;绘画功底扎实,但是不敢表达自己,没有自信。就连一开始把自己的作品Po到朋友圈里,她也要深思熟虑,鼓起好大的勇气。
来法6年,从法语几乎不敢开口,上课完全不懂,到如今在旧货市场跟法国摊主砍价熟练自如;从需要靠家里支持供给,到成为客户主动上门的独立插画师,她走过了哪些弯路,她如何克服,她如何完成了她自己曾经都不敢想的法式逆袭……这些答案都在这次的文字和视频之中了。
记者:怎么接触到插画的?
罗经:我在国内学的是平面设计,课程里完全没有插画课。我来法国继续读平面设计之后,才第一次接触插画课,特别懵逼。那时候商业插画还不是特别多,完全不知道插画到底是什么东西。
我记得第一节插画课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,让我们重新诠释“你心里的超级英雄”,我当时就照着大力水手,画了个一模一样的交了上去。后来老师把所有人的作业都钉在了黑板上,就有同学取笑我的作业,说,“罗经你可能没有理解作业的意思。” 因为当时学法语的时间不是很长,上专业课的语言水平还完全不够,一些专业词汇很难理解。之后老师又给我解释了一遍,我还是不懂。后来同学给我讲,我还是没懂,但是我就继续画,画了三四遍。后来老师都对我无语了,说:“罗经我不想看到你画的这些很相似的东西了,我不需要。这不是插画,我也不是你的法语老师,我完全没有义务教你法语,一遍一遍地给你解释这些到底是什么意思”。
地铁一角
记者:有没有印象最深的一节课?
罗经:有,也是插画课,有一次老师突然在课上就问全班,有没有人能教罗经法语,让她给你们钱,然后我突然一下没绷住就哭了,觉得脸上特别挂不住。因为本来我也是平面设计本科毕业的学生,心里会有一些小优越感,没想到来了法国就彻底地被碾碎。但是我的法国同学挺身而出,说,“我可以教罗经但是我不收她的钱。” 那一整年所有的插画课,我基本上都是画了至少三遍,同学也跟我说,“罗经你没必要老师讲一遍你就画一遍。”但是当时基于自身的压力吧,我就在不停地画。没想到学期结束时,这个老师给我打了我们班上的最高分。
记者:是怎么开窍的呢?
罗经:因为法国整体的文化艺术氛围很浓,生活中的素材也特别多。参考了很多插画师的画之后,我们就慢慢开始领悟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了,也发现插画其实特别简单,我以前把它想的太复杂了。插画一定要表达自己此时此刻内心想的东西,不用加太多线条、技法之类的。
我开始意识到我应该给自己做减法,把我在国内学的那些绘画要求、形态等等,都先全部忘掉,就从自己的内心出发,用手下的这几笔画去表现此刻看到的东西、浮现的心情、想表达的想法。
慢慢我就觉得画插画是一件特别轻松又愉快的事了。它也让我开始学会观察生活里特别小的东西,什么都可以记录在本子上,就像日记一样。
记者:从中国到法国,你感受到艺术教育最大的差异在哪里?
罗经:有一次我路过我们前台,前台特别逗儿,她问我:“为什么你们中国人的画都画得这么好?完全可以去当老师了啊!” 她跟我说你们每一届来的中国学生,画画技法都非常棒,但是创意性表达普遍特别少,模仿和写实的东西太多了。在国内学设计的学生可能都比较依赖于借鉴站库、素材网之类的,寻找设计灵感,但久而久之,这会磨灭我们自己内心的创作源泉。
记者:从学生变成独立职业插画师,你是怎么做到的呢?
罗经:最开始的时候我不爱分享自己的插画,因为害怕被评论。后来慢慢地才开始在微博上放一些自己的画,突然就发现有很多人喜欢我画的东西,还有人来给我私信,问我能不能给他画头像。当时突然觉得特别开心,尽管不会收多少钱,但我觉得有人来肯定我的作品,这比钱重要太多了。后来我就发朋友圈帮人画头像,也收到了特别多的邀请。那年夏天就画了有将近一百多张头像。原本我平时画的人物内容是比较有限的,这样一来我画了特别多不同的、丰富的面孔,特别好玩儿。
后来我就开始画速写,记录我在巴黎的生活,像日记一样每天都会画。虽然一开始学插画是因为课程所需,但是逐渐地,它就变成了我记录生活的一种语言。之后,一个春天百货市场部的工作人员看到了我的作品,就联系了我,邀请我参与春天百货的春节活动。我还是挺幸运的,从一开始就能有这样的机遇和平台,随后有了越来越多的品牌和公司找我做一些插画包装和活动,现在我已经能够靠商业插画为生了。可能是我对插画的这份执着和热爱,让上天眷顾了这份幸运给我吧。